• 康熙帝铲除鳌拜的背后:辅政大臣大多没好下场

    发布日期:2024-02-19 05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44

    当代很多人提到清朝康熙时代的权臣鳌拜,往往会产生这样的观念:那就是鳌拜是权臣,飞扬跋扈欺负皇帝,而且还打算篡位,所以被康熙帝诛杀。但是,从历史角度来看,鳌拜的确是权臣,也的确擅权,但鳌拜打算篡位的说法是不确切的。而且,鳌拜这样的强势辅政大臣,在历史上也很少有好下场——毕竟,鳌拜这样的例子,在历史上并非孤立现象。

    1、鳌拜辅政

    早在清朝还处于关外的时候,鳌拜就参与了皇太极的军队,并跟着皇太极的军队到处征战,靠军功,得到了皇太极的赏识。皇太极对鳌拜很器重,而鳌拜为皇太极打天下也格外卖命。

    皇太极去世后,大清国应该谁来当皇帝成了争议话题:有主张多尔衮的,也有主张豪格的。最终,双方达成协议:拥立福临做皇帝,这边是历史上的顺治帝。多尔衮则成为摄政王。

    多尔衮摄政期间,清军完成了入关,多尔衮名义上是摄政王,但是权限不亚于皇帝。后世认为:多尔衮之所以没有废掉顺治帝,自己称帝,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忌惮鳌拜这些皇太极时代的实力派将领。毕竟如果多尔衮称帝,鳌拜这类皇太极提拔的将领,也不会善罢甘休。因此顺治帝亲政以后,对鳌拜依旧很器重,同时也很信赖。

    顺治帝驾崩以后,八岁的儿童玄烨成为皇帝,这边是康熙帝。考虑到康熙帝还是个八岁的小孩子,因此少不得需要安排大臣来辅佐小皇帝。于是顺治帝的遗诏里委任索尼、鳌拜等四个人担任辅政大臣——从顺治帝的这个人事安排来看,无疑鳌拜是值得信任的——如果不值得信任,顺治帝安能把大权交托给鳌拜?

    2、空头权臣

    虽然顺治帝安排了四个辅政大臣,但索尼年迈、苏克萨克相对软弱,因此大权很快被鳌拜独揽。并且鳌拜还通过一系列手段,弄死了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——对于一些让鳌拜觉得不顺眼的人,也都被鳌拜轻易杀戮。因此在此时的康熙朝廷里,康熙帝的存在感还远不如鳌拜。

    鳌拜作为辅政大臣,本来身份地位就敏感,而他的飞扬跋扈行为,也让血气方刚的康熙帝愤恨。不过好在鳌拜势力再大,也不过是一个“空头权臣”而已。

    在中国历史上,权臣不外乎两种。

    一种是实打实的权臣。这类权臣也分两种。一种是依靠多年的经营,将朝廷的人事任免、军政财权都把持住的权臣。比如曹魏时代的司马懿就是典型。这种权臣是皇帝无法轻易撼动的。一种是依靠军阀基础起家而后把持朝政的,东汉的曹操、北魏的尔朱荣都是此类典型。鳌拜无疑不属于此类。

    另一种是空头权臣:所谓空头权臣,是依附于皇权基础上的权臣,如果失去了皇权的支持,或者和皇权产生了冲突,则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。鳌拜看似权势熏天,但本质上依旧是依附于皇权。他的权力来源是皇帝给的,因此和康熙帝产生冲突,也基本上没有周旋的本钱——类似的例子还有晚明的魏忠贤。天启帝在位的时候,魏忠贤被叫做九千岁,地位仅次于天启帝,但是崇祯帝登基后,想诛杀魏忠贤,难度系数不比杀条狗难。

    因此,从权臣的属性来看,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,一般人还真不具备——最起码很多人弄不清权臣的分类。

    3、鳌拜之死

    于是到了康熙八年(西元1669年),康熙帝考虑到需要避免鳌拜带着亲信搞暴乱,于是秘密训练了一些青年子弟充当秘密武装,而后以找鳌拜商议事情将鳌拜召见到皇宫里。鳌拜对康熙帝的旨意没有多想,于是到了皇宫,结果遭到了康熙帝的伏击。之后康熙帝宣布囚禁鳌拜。鳌拜也在不久后病死。虽然鳌拜有一些党羽,但这些党羽得知鳌拜倒台,也少不得树倒猢狲散——毕竟鳌拜不是军阀,也没孵化出稳定的利益团伙。因此无力反弹。

    很多年后,雍正帝成为新的清朝皇帝。他有感于鳌拜对清朝的大功,于是宣布给鳌拜平反。

    其实雍正帝也清楚,即便是鳌拜没有那些擅权行为,也未必有好下场。毕竟,辅政大臣大多晚景凄凉。所以,雍正帝觉得时过境迁,也该给鳌拜一个合理的说法了。

    鳌拜顺治帝皇太极康熙帝权臣发布于:辽宁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